首页

优美zhijia

时间:2025-05-24 20:48:59 作者:织密公益网络 数字技术架起爱心桥梁 浏览量:85004

 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互联网时代,数字技术飞速发展,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,也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,让更多人从中受益。

  2024年11月起,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携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、中国新闻网,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,组织开展“数爱无疆”数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动,最终遴选出50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公益故事。《桑榆未央,智慧助老》《记忆画展》《大山里的星空音乐会》《团圆之路——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寻亲公益故事》入选。

  一个个生动案例,一个个直戳泪点的故事……当科技与公益事业深度融合,数字技术带着人文关怀的温度,织密公益网络,跨越时空搭建起爱心的桥梁。

  2019年,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刘龙泉和刘文源发现,很多老人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扫码点餐、在线挂号、网购车票、网约车出行等生活方式的更新给老人造成巨大阻碍。

  怀揣着对公益的热爱与对老年人的关怀,他们联合志同道合的同学,共同创立了“桑榆未央”助老志愿服务队。5年来,一届又一届大学生接力帮扶上万名老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

  通过生动有趣的“智慧课堂”,他们耐心地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支付等技能,还不断创新,推出“沉浸式、线上线下互动式”的教学方法。

  结合自身优势,通过“智慧助老”公益科普项目,团队有效地解决了老年人面临的“数字鸿沟”问题,在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能和生活质量的同时,也促进了代际交流与理解。

  以数字赋能,在诸多公益故事中,亦有对生命尊严的守护。《记忆画展》背后的故事曾打动很多人:那些作品,大多出自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之手。

  在社会实践中,晓明接触到了康语轩养老院的认知症老人们,并开始带着老人们画画。疾病蚕食了老人的记忆,但他们拿起画笔,将回忆留在了画中。

  如今,像晓明一样,越来越多的志愿者、大学生等社会群体走进康语轩养老院,与老人们一起画油画,跳舞,做手工书包。丰富的社交活动让养老院充满了烟火气。

  非药物治疗的康复干预,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《记忆画展》让人们看到了这些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,也通过这种方式,传递真实可感的公益力量。

  从老人到儿童,公益活动不断播撒爱的种子。以数字赋能公益创新,保利中国工艺在定点帮扶县云南鲁甸举办的“大山里的星空音乐会”,用音乐点亮了少年儿童的梦想。

  “大山里的星空音乐会”以保利工艺旗下中国珠宝公益校园音乐季为基础,通过线上海选和线下选拔相结合形式,吸引来自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180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参赛。

  科技加持之下,善意得以广泛传播。“大山里的星空音乐会”不只是一次美育的实践,也是一次梦想的启航、情感的共鸣。

  在更广阔的维度上,数字技术可以令思念跨越千山万水,让公益之旅充满希望。

  早在2007年,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(以下简称“宝贝回家”)就已走在前沿,首创了“互联网+寻人”的工作模式,以网络为媒介,搭乘上了数字技术的快车。

  视频传播,丰富信息线索:图像修复,助力身份识别……经过探索与变革,宝贝回家的寻人工作变得更加灵活与高效。截至目前,宝贝回家已帮助1.3万多个家庭实现团圆,也为无数破碎家庭点亮了团圆的希望之光。

  “数爱无疆”,科技赋能。数字技术拓展了公益事业的深度与广度,亦放大了善意,凝聚起可以跨越山海的力量,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了真切的爱心与关怀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数博十年推动贵阳贵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

5月5日下午2时,记者来到位于东北五环外的中建璞园售楼处。只见看房的市民已经开始在门口排队等候销售人员,大约等待了15分钟后,记者才跟随销售指引进入售楼处。

未来产业新技术在北京科博会“各显神通”

“未来产业的特点是其前沿技术驱动性,同时,未来产业开辟了新的理论、新的产业载体、新的空间和业态。此外,未来产业的培育周期长,具有不确定性。”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讯表示,未来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产业发展新增量,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,也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、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。

2024年广州科普游激发民众探索科学热情

在潘保春代表看来,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银发经济市场的发展,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脉相承。他表示,这是个双赢的过程,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。

“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”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在50个会场同步举办

西安11月20日电 (李一璠 张一辰)“陕西法院推进执法司法有机衔接,与重点领域行政机关建立联席会议机制,共同研判分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,提升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的联动水平。”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姜敏20日表示。

“爆改”工牌,00后对工作挑战的智慧一击

4月16日,北京春日灼灼,圆明园含经堂盛放的牡丹吸引游客观赏拍照。临近谷雨,圆明园内牡丹次第盛开,古老皇家园林满园春色。圆明园自2007年引进多品种牡丹花,经十余年培育养护,现已形成多个牡丹观赏区,园内牡丹总种植面积约14000平方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